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讲述了战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。其中,诸葛亮被誉为“卧龙”,是三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
诸葛亮出身于河北冀州,家族世代耕耘不改。他年幼聪慧,很早就显露出非凡的才智和军事才能。后来,他受主公刘备之托,辅佐刘备一统天下。在他的智谋和军事指挥下,刘备逐渐壮大势力,最终建立了蜀汉。
诸葛亮在政治上以“出师表”著称,这篇表达了他忠诚效忠主公的忠诚与恳切。他善于谋略,喜欢以诡计破敌,被誉为“诸葛亮难相及;能识机,察通议”。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官,开启了“学者终将用于治世”之思想,提倡文艺兼备,对政治和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诸葛亮在军事上也有卓越的表现,他创造了火烧博望坡、水淹七军等著名的战术,打败了无数强大的敌人。他在长坂坡大战中以七百兵力斩杀曹操100万大军的壮举更是流芳百世。
诸葛亮晚年以“死后话”闻名后世,他托孤于姪子诸葛亮,谈及家国大事和对后人的叮嘱。他对自己的人生也是有所反思,曰“吾生也得七十,如以吾才之器量积善之门,乃兀兀焉而已也。”可见他深思熟虑、为政务实的一面。
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他的智谋和勇气,为中国的统一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。三国演义中的他形象深入人心,被后世传颂不衰,成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。